Monday, August 11, 2025

高山、湖泊、城堡与旧城的回声—2025巴伐利亚浪漫童话游 (下)

自从上次去瑞士就爱上了阿尔卑斯山脉, 后面几天我们就安排了去南部的德国阿尔卑斯山区游玩。

车游一天

5月29日,离开慕尼黑去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本来计划在去我们住的小镇Mittenwald(米腾瓦尔德)之前先开车去Fussen(福森 ),在那里徒步到新天鹅堡所在山的山顶,顺便看看这个德国的标志性建筑,但是看天气预报那个地区有阵雨而且大风,我们临时改变计划决定开车参观沿途经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Pilgrimage Church of Wies (维斯朝圣教堂)、以墙画著称的小镇Oberammergau(奥伯阿梅尔高)和“童话国王”路德维希的另一个宫殿Schloss Linderhof(林德霍夫宫)。

从慕尼黑出发一个半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坐落于一片宁静的高原草地之中维斯朝圣教堂。传说十八世纪中期一位农妇在一尊受鞭打的木质救世主雕像眼中看到泪滴,由此引发广泛朝圣潮,于是施泰因加登修道院决定由齐默尔曼兄弟担纲设计与建造了这座堪称巴伐利亚洛可可风格的杰作,并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的朝圣教堂。教堂外观朴素典雅,并不显得张扬。我们俩先绕着教堂走了一圈,教堂的背面是一片起伏柔和的牧场,青草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涟漪, 几头奶牛低头吃草,牛铃声清脆如梦。 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轮廓隐约可见,山顶云雾缭绕、层峦叠嶂。这时就见几位身着红衣的骑行者从远山下树林的缝隙中穿行而来,身影起初只是雾与灰影中的一点浮动,随后在牧场边的小道上逐渐清晰,给这美丽、宁静的画面带来一阵动感。

回到教堂正面推开厚重的木门,第一眼便被那种无声的奢华所震撼。这不是王宫那种张扬的富丽,而是一种被信仰与美感精心雕琢的华丽:整个空间仿佛由光和云构成,乳白色的墙面上缠绕着金色的藤蔓与天使的翅膀,繁复而不凌乱,精致却不喧哗;天花板是这场视觉盛宴的核心——穹顶壁画铺陈开一幅通往天堂的幻景,乳白、淡粉与天蓝交融,如梦如幻,每一笔光影都巧妙地引导着视线向上,仿佛信仰本身在召唤你仰望;祭坛上方的金饰如流水般垂挂,主像四周环绕着精雕细琢的雕塑,线条柔和,神情虔敬。连讲台与长椅的木雕也细腻至极,仿佛每一寸都不容忽视。正在我们端坐在教堂长凳上,静心观赏教堂内精美陈设时,忽然,一阵钟鸣响起——低沉、缓慢,一声一声,在穹顶之间回荡,久久不散。伴随着钟声,教堂的大门被推开,穿着各异、年龄不一的人群陆续涌入,不多时便将座位坐满,连长凳两侧的走道也站满了人。钟声停歇后,一位身着庄重法袍的神父带着几位小教徒穿过人群,缓缓走向祭坛。随即,风琴声响起,众人肃然起立,高唱圣歌,一场庄严的弥撒就此开始。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我们见证了德国传统天主教弥撒的全过程:圣歌齐唱,赞美天父;神父讲道,为众人祈福;信众低声祷告,场面温馨而肃穆。虽然我们听不懂德语,但信众脸上的虔诚与感恩却无需翻译,早已动人心弦。当天晚上我们看新闻才知道今天是德国的宗教节日之一 - 耶稣升天日(父亲节),怪不得有这么多人汇聚到这个朝圣教堂虔诚祈福。


维斯朝圣教堂外观


维斯朝圣教堂后院


维斯朝圣教堂内部


离开维斯朝圣教堂,我们沿着山路继续前行。云雾低垂,视野一片朦胧。大约二十多分钟后,小镇 Oberammergau 在层叠的绿意与灰影之间悄然浮现。这个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南部的小镇,静静地镶嵌在阿尔卑斯山的怀抱中,如同一幅尚未干透的水彩画,柔和而迷人。刚踏入镇中心,目光便被街边彩绘的外墙吸引——耶稣受难、格林童话、乡村生活……一幅幅壁画栩栩如生,仿佛每一幢房屋都在讲述一段古老的故事。小镇背靠高耸的科费尔山,那独特的山顶轮廓令人印象深刻,无论身处镇上的哪个角落,都能看见它雄伟的身影矗立天际。小街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露天餐馆。长桌上铺着红白格子的桌布,花盆里盛开着天竺葵与矢车菊。人们悠然地喝着啤酒,品尝香肠、面包和芝士,耳畔是微风拂动遮阳伞的沙沙声与轻声交谈的德语,空气中还弥漫着街头花香的气息,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生活画卷。我们在镇上随意走走,不设目的地,也不急着赶路。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巷缓缓前行,常有彩绘木屋悄然映入眼帘,阳台上垂挂着盛开的花篮,墙角摆放着各式的木雕,连窗框都雕刻着精巧的图案,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生活的讲究与热爱。


 Oberammergau小镇1


Oberammergau小镇2


离开 Oberammergau,我们驱车前往Schloss Linderhof(林德霍夫宫)。Schloss Linderhof(林德霍夫宫)是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的三座皇家城堡中唯一一座他生前完工的。 这座雪白宫殿仿佛童话森林中隐藏的一颗宝石,静静伫立在苍翠山谷中。它的户外园林非常有特色,充分体现了路德维希二世对美与幻想的极致追求。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

从停车场沿小径缓步而行,林德霍夫宫殿的正门渐次显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宫殿的那座精美而壮观的喷泉。喷泉中央,维纳斯女神的镀金雕像半倚于石座之上,神态柔和而高贵,目光似在低语,又似在沉思。她身边环绕着几位天使,有的吹着螺号,有的在水雾中嬉戏,灵动欢快。尽管阳光未现,金色的雕像却在灰蒙的天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正诉说着路德维希二世心中不灭的巴洛克幻想。喷泉前方,是一座对称规整的圆形花坛与水池,四周被修剪整齐的草坪与花带环绕,色彩柔和,层次分明。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不远处便是隐藏在林间高处的维纳斯神殿(Venustempel)。它如同一座古希腊神庙,洁白圆柱环绕四周,中央安置着一尊维纳斯女神的大理石雕像,神情温柔,姿态婀娜。从神殿的平台远眺,一条自上而下铺展的喷泉阶梯宛如一首石制乐章,从对面山林间的小桥缓缓流向宫殿。

绕至宫殿后侧,是一片修剪精致的小型园林,花坛与古典雕塑错落其间,清幽宜人。漫步其间,耳边是树叶轻响与脚步回音,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再向前几步,林荫深处豁然开朗,一座恢弘的海神喷泉赫然现身。石砌基座上,海神尼普顿手持三叉戟,气势非凡,仿佛正威严守护着这片静谧山谷。水流自他脚下的礁石间奔涌而下,击落在层层水池中,发出清脆水声,在寂静林间回荡不息。

Schloss Linderhof 1


Schloss Linderhof 2


Schloss Linderhof 3


Schloss Linderhof 4


我们到林德霍夫宫已经4点多,也来不及去参观其室内和著名的维纳斯石窟,只在宫殿周围的园林逛了一圈之后就离开那里继续前往我们下面几天住的地方小镇Mittenwald(米腾瓦尔德) 。 车开了大约30分钟之后,德国阿尔阿尔卑斯山群的Karwendel山脉如同一道肃穆的屏障横亘在前方。山峰高耸入云,轮廓刚劲有力,山顶处仍可望见残雪与冰川覆盖,宛如银白色的冠冕,在阴云笼罩下透出一丝苍凉的庄严。低垂的云层在群峰之间缓缓游动,时隐时现,仿佛为山峦披上了一层薄纱,令整片山景多了几分梦幻与神秘。 再开了10多分钟我们就到了位于德国与奥地利交界的小镇Mittenwald,入住预定好的Airbnb。这次订的民居在一家超市的二楼,本来应该是和房主合住,结果正好碰到德国的父亲节长周末,房主夫妇出去玩了,整个一层两室一大厅和一大露台的房子就我们两个人,很舒服。

Mittenwald的民居 1

Mittenwald的民居 2


收拾好东西,我们在镇中心广场找了家当地的餐馆吃完晚饭后就在小镇逛起来。Mittenwald小镇实在太美了:青石铺成的小巷两旁,许多保存完好的传统木屋,配以鲜花装饰的阳台和色彩斑斓的壁画,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巴伐利亚风情 ;街道尽头,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峰巍然耸立,宛如巨人骑士安静地守护着这个小镇。 这一切就像一张张巴伐利亚风景明信片,美丽如画,令人目不暇接。

傍晚的Mittenwald静谧安详,我们在小镇中漫步,走过彩绘的民居与宁静的街巷,最后来到火车站前。车站建筑低矮朴实,外墙却刷成了一种蓝紫色,在暮色中泛着柔和光泽。站台寂静,只有偶尔驶过的列车在铁轨上留下短暂的轰鸣。蓝色的站房仿佛与周围的山峦与晚霞融为一体,静静守候着来往旅人,也见证着这座小镇一天又一天的宁静时光。

Mittenwald小镇 1

Mittenwald小镇 2

Mittenwald小镇 3


Mittenwald小镇车站



徒步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5月30日,阳光正好,微风和煦,正是徒步的好日子。享用过一顿丰盛的早餐后,我们便从住处出发,穿过几条古老而宁静的小巷,沿途欣赏着民居墙上的精美壁画,不知不觉就抵达了今天徒步路线——Mittenwald-Lautersee-Ferchensee-Hoher Kranzberg的起点。 踏上前往山林的蜿蜒小径,路面缓缓上升。一侧,松柏高耸入云,郁郁葱葱;另一侧,山泉小溪潺潺流淌,奏着轻快的乐章。不时有细小的瀑布从对面的山崖间飞流而下,如银链般垂挂在岩石间,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为这趟徒步增添了更多灵动的美。

沿途的瀑布


沿着山涧行进了一段,我们拐过一个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绿油油的草地映入眼帘,视野的尽头,雄伟的Karwendel山脉如忠诚的卫士般庄严矗立。山巅之上,千年的冰川在湛蓝的天空下闪耀着圣洁的光芒,构成一幅分外壮丽的画卷。山脚前的森林边缘,一座白色的小教堂静静伫立,在群山的环抱中显得小巧而玲珑,仿佛与世无争的信徒,点缀着这片宁静而神圣的天地。

Karwendel山下的小教堂


绕过那片广阔的草地,我们继续在树林中穿行。不久,今天徒步路线上的第一个大湖——Lautersee便映入眼帘。湖水碧绿如翡翠,湖面澄澈如镜,将远山的轮廓与林木的倒影清晰地映入其中,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几座木屋散落在湖岸边,静静依偎在山水之间,为这片宁静的湖光山色添上一抹生活的诗意。眼前的景致如梦如幻,宁静得仿佛时间都放慢了脚步,美得令人不忍移开目光。 我们沿着湖边缓步而行,一边欣赏湖水在不同角度下变幻的倒影,一边深深呼吸着清新的高山空气,整个人都沉浸在松弛与宁静之中。


Lautersee湖 1


Lautersee湖 2


绕了大半个湖之后,我们从民居的后面继续沿着山道上行,约莫半小时后,第二个大湖Ferchensee悄然出现在眼前。相比Lautersee,这里更加静谧幽深,湖水呈现出深邃的蓝绿色,仿佛镶嵌在山谷之间的一块宝石。湖岸边长椅上,有几位徒步者正安静休憩,低语声与鸟鸣、水声交织成一幅宁静的高山午后画。我们在湖边稍作停留,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食,伴着湖光山色简单午餐。清风拂面,湖面荡起一圈圈涟漪,仿佛回应着这片大自然的温柔。


沿着山路上行


Ferchensee 1



Ferchensee 2


稍作休憩后,我们继续向今天的最后一站——Hoher Kranzberg山顶进发。这段路程一路上坡,穿行于郁郁葱葱的针叶林中,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为林间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随着海拔逐渐升高,密林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开阔的高山草甸,视野也随之豁然开朗。回望来路,只见气势磅礴的Wetterstein山脉巍然耸立于天际,云影掠过山巅,仿佛一位沉默的巨人伫立天际之间 。站在这山间小径上,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雄浑壮美与人类的渺小微尘。

继续上升终于到达了Hoher Kranzberg山顶,站在观景台上放眼远望,南侧Karwendel山脉与Wetterstein山脉巍峨耸立,群峰连绵不绝,仿佛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北侧则可俯瞰Mittenwald小镇,红顶的房屋散落在山谷之间,犹如童话中的村庄,被森林与绿野温柔环绕。山顶上放了几排沙滩椅,很多游客一边日光浴一边欣赏美景。我们也找了地方坐下,尽情享受着这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与震撼。


沿路风光 1


沿路风光 2


山顶看的风景


在山顶驻足许久,深深将这片壮丽风光铭刻于心,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下山我们不再徒步,决定尝试非常有特色的Kranzberg单人座缆车。缆车缓缓驶出山顶站,沿着山坡徐徐下滑。坐在半空中轻盈的单人吊椅上,脚下是翠绿如毯的山林与点缀其间的高山牧场;缆绳微微晃动,仿佛在云端漫步,带来一种轻盈自由的惬意感。随着海拔渐降,视野中的群山次第展开,一座座山峦如波涛般在天地间起伏延绵,远近错落,层层叠叠。蜿蜒的溪流闪着银光,从山谷间静静流过;错落的小镇、如画的木屋渐渐由远而近,在视野中愈加清晰,仿佛一幅动态的风景画缓缓铺陈在眼前。


坐单人缆车


缆车上看小镇


吃完晚饭Charles意犹未尽又出门逛到另一条徒步路线Burgberg Loop,在陡峭山壁边的栈桥走了一段才在夕阳余晖下回到了住处。

Burg berg Loop


5月31日,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今天Charles计划的是开车到附近著名的滑雪小镇Garmisch-Partenkirchen徒步一条巴伐利亚阿尔比斯山经典的路线Partnach Gorge - Eckbauer。我们把车子停在Garmisch-Partenkirchen中心的奥林匹克滑雪跳台不远的停车场,然后从滑雪跳台出发沿着Partnach 河逆流而上走了大约20分钟就到了著名的峡谷Partnach Gorge。 今天是周六,来这里旅游的游客熙熙攘攘,我们在峡谷的入口处排了20多分钟的队才买好票进入的峡谷。走进 Partnach 峡谷,仿佛步入一条幽深神秘的水之走廊: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湍急的 Partnach 河在脚边咆哮奔腾,水声轰鸣,与岩壁间偶尔回荡的水滴声交织成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狭窄的步道紧贴山体,穿梭于一个个幽暗的石洞与岩缝之间,头顶有时还会滴下水珠,仿佛峡谷在轻轻呼吸。 沿途可见瀑布从岩缝中飞泻而下,水花四溅,沁人心脾;阳光从头顶的缝隙洒落,如圣光穿透石壁,在空中舞动的水雾中幻化出梦幻般的光影;岩壁上覆盖着厚厚的绿苔,像是为这片原始天地披上了一层鲜活的生命轻纱。 虽然来参观的游客挺多,但是大家都非常有礼貌,不时停下脚步等前面的游客拍完照片再继续前行。我们走走停停花了将近半个小时才走完这700多米的步道出了峡谷。

Partnach Gorge 1


Partnach Gorge 2



Partnach Gorge 3



从线较暗的峡谷隧道中走出,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条宽阔、明亮的大河,河的远处竖立着威严的雪山。大河水流很平坦,很多带着小朋友来游玩的旅行者就开始在河边休息戏耍。我们则穿过木桥,从左边沿着河水逆向而上继续前行。走了一段缓上坡之后一座铁索挂起的三节吊桥出现在眼前,桥下是一个峡谷。踏上桥面,脚下是透明的缝隙与幽深的峡谷,脚步会随着铁索的晃动而左右颤抖,让人有点紧张;还好吊桥的两边都用铁丝结网封住,不会有被晃下去的危险。

峡谷

过铁索桥



过了铁索桥后山路逐渐变陡, 开始在Z字型的林间小径一路向上爬升。这两年在家时常锻炼我的肺活量提高了不少,不像以前几百米就要停下来休息,这次居然跟着Charles一口气爬升了近400米,穿过最后一段林间小径,走出树线。这时眼前豁然开阔,美丽的景象让人瞬间忘却了疲惫:一片青绿色的草甸在阳光下延展开来,宛如一张柔软的毯子覆盖在山脊上;草甸上金黄的毛茛与洁白或紫红的雏菊交织成一片花海,随风轻轻摇曳,像是在向来访者致意;草甸的背面几座阿尔卑斯的雄峰威严耸立,峰顶覆着尚未消融的冰川,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清晰。 沿着一条穿越草甸的小径继续前行,便抵达 Eckbauer 山峰的观景高地。这里是冬季滑雪时缆车的终点,山顶还坐落着一间木屋餐厅,游客可以一边品尝啤酒与巴伐利亚风味美食,一边环视四周的阿尔卑斯美景。只是,缆车与周围设施带来的人造气息稍显浓重,多少削弱了这片高地原本的纯净与和谐。


Eckbauer山峰



高山草甸


带着些许遗憾,我们绕过缆车终点的平台,从山脊的另一侧开始下山。没想到走了几百米,忽然发现一条岔道通向旁边的一个小山包。我们心中好奇“那里会不会藏着什么特别的风景?”,于是决定拐进岔道一探究竟。登上那个小山包后,我们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惊艳到了。这里应是 Eckbauer 山峰的最高点,拥有无与伦比的全方位视野 -- 四周被雄伟的阿尔卑斯群峰紧紧环绕,楚格峰(Zugspitze)、瓦特山脉(Wetterstein)和 Karwendel 山脉连绵起伏,威严耸立于蔚蓝的天空下,气势磅礴。在这些巨峰的衬托下,山谷中的村庄和林地仿佛缩小成了精致的模型,点缀在广袤的大地上。天空中漂浮着大朵的白云,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巍峨的山峰与色彩斑斓的草甸上,勾勒出层次分明的光影。光线随着云朵的移动不断变化,为这幅壮丽的画卷增添了无尽生机。山包上设有几处观光长椅,我们坐下来,任这份宁静与壮丽深深触动心灵。微风轻拂脸庞,带来高山独有的清新气息。在这里,时间仿佛都放慢了脚步,眼前只剩无垠的山川和远方那蔚蓝澄净的天空。


Eckbauer 山顶 1


Eckbauer 山顶 2


欣赏了许久这壮丽的美景后,我们开始往下走。这一侧的徒步路线异常陡峭,已经没有了缓和的Z字折返,几乎是直上直下。有些路段坡度超过20度,陡得让人心跳加速。我只能紧握两根登山杖,借助它们的支撑才能稳住身形,缓步而下。正当我专注踩稳脚步时,远远看见一位当地骑山地车的人正艰难地踩着脚蹬,沿着这条陡坡往上爬。每当他似乎快要力竭准备下车推车时,他又扭了扭车头,调整姿势,继续沿着蜿蜒的山路坚持向上,最后居然让他坚持骑过了这段大坡到达比较平稳的地方,他这份坚韧和毅力真是令人非常敬佩。一路下行,途中经过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四周环绕着青翠的山坡与静谧的林地,景致恬淡而优美。德国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视宗教传统的国家,在徒步的小径上时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朝圣基督雕像和十字架。而在这么小的村庄里还有一座小教堂,可见信仰的力量多么强大。从山顶向下走了4公里,下降了560多米,我们总算回到了停车场。回 Mittenwald的路上,看到对向车道早已车龙蜿蜒,许多车辆在耐心等待进入 Garmisch-Partenkirchen。而等我们回到 Mittenwald时,小镇依旧静谧如初,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悠闲地漫步在石板路上,阳光洒在彩色木屋的外墙上,显得格外温暖。那一刻不禁暗自庆幸,选择住在这里真是再明智不过——避开了喧嚣,却收获了安宁与美好。


徒步路上的十字架


山腰的小村庄


6月1日,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我们就要离开阿尔卑斯山脉,前往离法兰克福机场更近的乌尔茨堡,为明天飞回多伦多做准备。原本我还计划在回程途中绕道去看看新天鹅堡,但这两天在这一片山区徒步的体验实在太美妙,让人流连忘返。于是,我们临时改变了行程——吃过早餐后,不去赶路,而是在 AllTrails 上挑选了一条评分很高的路线,准备再在这里继续走走,把这份纯净与宁静多留在记忆里一些。 因为时间不是很充裕,Charles就选了近8公里的徒步路线Eibsee Loop。这一条徒步道环绕艾布湖,几乎没有爬升,适合用轻松的脚步享受风景。湖边的停车场一大早就已经有不少车,不过幸好我们到得不晚,还能找到位置。

走上小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群山环抱、清澈得近乎透明的湖水。湖底的石子与水草在阳光下纤毫毕现,湖面在不同角度的光影里幻化出翡翠绿、宝石蓝,甚至带着一丝乳白的渐变色彩。沿着环湖步道前行,不时可见湖面上点缀着小岛——有的只容得下一棵孤松,有的被低矮的灌木覆盖,如同漂浮在水上的绿色明珠。林间的空气弥漫着淡淡的松香,鸟鸣与水拍岸的声音交织成背景乐,让人情不自禁地放慢脚步。途中,我们在一处可通向湖边的岔口停下,直接下到湖边,面朝清澈湖水中几座小岛与远方高耸的山峰,坐在岸边的石头上,边吃点心边欣赏美景,仿佛置身一幅会呼吸的明信片之中。

不知不觉间,我们走完了环湖一圈。相比昨天翻山越岭的徒步,这段路像是一场悠闲的散步,却依然让人心满意足。离开时回望那片碧蓝的湖水,心里想着--这地方,真值得再来一次。

Eibsee Lake



颜色各异的湖水


继续游“浪漫之路”

6月1日中午,在依依不舍中我们离开了阿尔比斯山脉又回到了“浪漫之路”,先到了曾被评选为德国“最幸福”的城镇之一 的Landsberg am Lech(兰茨贝格·阿姆·莱希)小镇。抵达Landsberg am Lech,首先被蜿蜒的莱希河(Lech)吸引住脚步。那座著名的阶梯式堰坝(Lechwehr)就在眼前,水流层层跌落,激起无数白色浪花,在阳光下闪着银光;河对岸是一排五颜六色的中世纪房屋,红、黄、粉、蓝的立面倒映在水面上,仿佛童话书里的插图。


Lechwehr


Lech河


跨过桥进入老城,我们先在一家充满香气的面包房坐下,享用一顿悠闲的下午茶。糕点松甜可口,咖啡醇香浓郁,透过窗户还能看到街上来往的行人,感受小镇的慢节奏。稍作休息之后,我们漫步到市集广场(Marktplatz)。广场上摊位林立,各种商品五花八门——从当地的蜂蜜、香肠到手工艺品、皮带,一派热闹的集市气氛。广场尽头就是小镇的标志——巴伐利亚门(Bayertor)。这座建于1425年的晚期哥特式城门,高约36米,塔顶为尖形屋顶,墙面装饰着精致的石雕和彩绘。当年它是城市的东大门,也是防御工事的重要部分,曾迎接过来自巴伐利亚方向的商旅和朝圣者。站在门下仰望,可以想象中世纪时马车辚辚驶入城内的景象。接着我们沿着蜿蜒的小巷闲逛,鹅卵石路两旁是彩色的老房子和小巧的店铺,不时有藤蔓从窗台垂下,增添几分浪漫气息。 绕城走着就走到了莱希河边,从另一条小路回到来时的小桥。河岸边几家小巧的咖啡馆沿水而建,露天座位上,阳伞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当地人三三两两地坐着,有的低声交谈,有的静静读书,还有的只是面向河流发呆,手边的咖啡已经凉了一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桌面上,伴着河水潺潺的声响,时间仿佛被放慢了脚步。


Marktplatz


Landsberg am Lech 小镇 1

离开Landsberg am Lech,我们继续北上回乌尔茨堡,结果没想到今天是德国长周末的最后一天我们也经历了德国的长周末堵车,本来2个多小时的路线居然开了4个小时才在6点多好不容易进入乌尔茨堡。吃过快餐后,我们没有多作停留,径直入住了预订好的Youth Hostel Würzburg双人间。旅舍位置极为便利,坐落于玛利亚堡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山脚下,紧邻莱茵河(Main)河畔。推开窗户,便能俯瞰大半个古城。此时夕阳缓缓西沉,天空染上温柔的粉色,金色余晖洒落在老城的红色建筑上,映出一片柔和宁静的光辉。


从Hostel看晚霞



6月2日,下午的飞机回多伦多,我们早上在Hostel吃完早餐后就开车到高耸在美因河(Main River)畔的一座小山上的玛利亚堡要塞(Festung Marienberg)参观。周一清晨,Festung Marienberg内部关闭,游客寥寥,城堡显得格外宁静。微风轻拂脸庞,空气中弥漫着初晨的清新气息;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反复打磨,光滑温润,每一块砖石都默默见证着这座要塞的兴衰变迁。我们沿着古老厚重的城墙悠然漫步,石墙上隐约留存着风雨的痕迹,斑驳的青苔低声诉说着岁月的流逝。登上高处,眼前豁然展开一幅迷人的画卷:错落有致的红瓦屋顶,色彩斑斓的房屋紧密相连,散发着浓厚的中世纪风情;莱茵河静静流淌,水面倒映着建筑的身影,阿尔特迈因桥优雅地横跨其上,桥上的雕像默默守护着这座古城;醒目的红白相间教堂尖顶直指蓝天,彰显着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远处翠绿的葡萄园沿山坡层层铺展,与古城和河流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卷。整个景致宁静而生动
,我们仿佛穿越时光,感受这座千年古城的悠远与温柔。


俯瞰老城


要塞


玛利亚堡要塞俯瞰乌尔茨堡老城,为这11天的德国巴伐利亚之旅画下了完美的句点。十一天里,我们走访了许多如童话般迷人的中世纪古城与城堡,徒步穿越壮丽的阿尔卑斯山脉,沿途尽览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精湛的建筑艺术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实在是不虚此行。回到多伦多后,我灵感迸发,画了好几幅水彩画以作纪念。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