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3, 2013

春风细雨不思归 – 5月中旬游美加西北太平洋沿岸 (上)


熬了一个漫长的冬天,minichinada小分队的五个队员/家属终于收拾好了行装,在5月9日傍晚登上去温哥华的飞机,开始了历时十天的美加西北太平洋沿岸踏青驾车游。在领队Charles同学一如既往地妥帖安排下,这十天里大家欣赏了淡雅飄逸的瀑布、气势磅礴的雪山、精致妖娆的雨林、梦幻绚丽的海上日落等各种特色迥异的风景地貌,也领略了美加太平洋西北沿岸春天瞬息万变的海洋性气候,过得非常充实开心。

本次车游总共行程2千多公里,跨越美加三个州,行程安排如下:

Day 1:温哥华到哥伦比亚河谷
Day 2 – 4:哥伦比亚河谷 (Oregon) -- camping
Day 5 – 6: Mt. Rainier国家公园 (Washington) -- cottage
Day 7 – 9: 奥林比克国家公园 (Washington) – cabin + motel
Day 10: 温哥华 (British Columbia)


第一篇:哥伦比亚河谷

5月10日一早7点不到大家就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兴奋地吃好早饭,收拾停当,9点多一点就驱车离开Days Inn Vancouver,从温哥华跨过美加边境,沿I5公路南下,直奔波特兰市附近的哥伦比亚河谷而去。

刚离开温哥华没多久,号称有6G data plan的Josie同学又开始重操旧业 – 用手机找deal,一边忍着看手机上小字造成的头晕一边向大家放毒“KEH free shipping deal又开始了,同学们上啊!”,让大家不得不惊叹Deal Queen的敬业精神。在Josie同学的激励下,大家也纷纷开展了放毒工作,又是鼓动上6D,又是介绍超轻帐篷,讨论极其热烈。

车子在边境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终于进入美国,上了I5国家公路。I5公路纵穿整个美国西部,从温哥华到波特兰450多公里,中途穿过西雅图。当时春意正浓,公路两旁开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野花,一路开来,赏心悦目。公路的右边离海岸线不远,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些太平洋海面。时不时一阵海风吹过,一条薄雾像缎带一般飘过,制造出些许神秘。星期五交通状况不是很好,经过大城镇的时候,有点堵车。我们一路马不停蹄,也开了近7个小时,于4点左右到了以形式多样的瀑布而闻名的哥伦比亚河谷,在Historical Columbia River Highway中间段的Ainsworth State Park安营扎寨。


Our Tent - By Eva

冰火两重天

既是拍瀑布,就不能在光差大的白天工作。第二天,5点刚到,大家就在Paul同学的夜半鸡叫声下抹黑起床出发,沿着狭窄的羊肠小道Historical Columbia River Highway开到Oneonta Gorge开始了一天的晨拍工作。可惜春天冰雪融化,水势太大,Oneonta Gorge的入口被水淹没,不能深入,我们只好匆匆拍了几张绿树激流后,转战Multnomah Falls。

Oneonta Gorge - By Charles

Multnomah Falls是哥伦比亚河谷最有名的瀑布,它分上下两截,上段瀑布落差162米,下段落差21米,在瀑布上下相连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Benson bridge横跨两边。站在石桥上,看千丝万缕飞瀑先以雷霆之势飞流直下,而后在山腰平滩闲庭信步,最后义无反顾地投入一汪碧蓝的水潭,好像在欣赏一曲大自然谱写的跌宕起伏的交响乐。我们到那里的时候6点不到,可是已经有几个early bird游客/晨练的人在那里。趁着人不多,大家架起三脚架上下左右一通狂拍,记录下被浓烈的绿包围着的梦幻般的白锦缎。

Multnomah Falls - By Eva

晨拍结束后,吃过早饭,看到天空艳阳高照,我们决定沿Columbia Rive向东30多公里,到Rowena看野花。到了trail head,迎面就看到漫山遍野的野花大小各异、五颜六色,在阳光下迎风招展。刚下车,旁边车上下来一位老hiker,很热情和我们打招呼。一问原来他是volunteer,专门在这里给大家介绍这个conservation area。听他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Rowena地势稍低,潮湿的空气被两面的山挡住,很少到达这里,因此当地日照时间长,平均雨量仅为Oregon州的三分之一,成为很多喜阳野花的聚集地。老人很热心,带着我们在trail head附近辨认了一圈野花后才恋恋不舍地放我们出发上了去Columbia River的trail。上了trail不久,我就感觉不妙:整个trail几乎完全暴露在烈日下,仅有零星的几棵小树分散在路的两旁;连日太阳暴晒,脚下的路面被烘烤地热气腾腾,再加上烈日当头,走在trail上,就好象在火热的烤箱里被慢火炖烤,身体的温度直线上升,一会儿带的一瓶水就消耗得所剩无几了。走了几公里后终于在trail边上看到一棵大一点的树,大家立刻横七竖八地倒在树荫下,溃不成军。

Rowena - By Eva

走完了Rowena的trail,大家去附近的麦当劳补钙上网之后,终于在Paul同学的连番催促下前往他一心期盼的Lost lake去看Mt. Hood。经过了一片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的丘陵之后,我们开始盘山而上,就见GPS上的elevation meter一路飙升,同时车外温度也从最初的27度缓步下降。等到将近1千米高度了时候,我们在山路两旁看到了不少残存的积雪。难以想象,仅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就从火炉开进了冰库。到了Lost lake湖边,大家找到一个湖边的小lookout休息处,开始边埋锅造饭,加热快食的Mountain House,吃黄瓜、草莓;边架好三脚架,找好机位,等日落。这时候,远处的雪山上一大片白云缓缓飘动,近处湖面上几艘小船轻盈滑动,坐在岸边看看水中的小娃娃鱼来回戏水,听听林中小鸟不时欢唱, 有种生处世外桃源非常休闲自在的感觉。


Mt. Hood - By Charles

大家正在等Mountain House食物泡开的时候,我和Josie突然发现Mountain House包装上的照片和从我们站的角度看过去的Mt. Hood非常相像,当下觉得在相似的Mountain面前吃Mountain House非常有纪念意义,忙架上相机摆拍了一张。 

Mountain House Package - By Josie

吃完晚饭离日落还有近一个小时,我们一边继续欣赏湖光山色,一边用各种设备(负片,闪光灯,高ISO)在强烈光比下拍臭美照。渐渐地阳光褪去,空气中的湿气上浮,天空中云层越来越厚,原来若隐若现的蓝天现在完全不见了。这时候小分队里的不坚定分子(比如Eva同学我)就开始动摇了,觉得拍日落的可能性愈来愈低。怀疑这种子一旦进入人的心田,立刻就迅速发芽成长,结果还有10分钟到8点半(official日落时间),大家就纷纷收工,准备趁着天没完全黑的时候下山。可是就在我们在下山的盘山路开了不到10分钟,我一回头,天那,天边几片云彩被不知在哪里的残阳映衬得火红,很是壮观。这时候大家已经下降了近200米,再回去也来不及了,只能扼腕兴叹。这场景给我们这些打酱油的同学上了很好的一课:大片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在此特向没有拍到大片的Paul同学诚恳地道歉,建议以后对酱油帮同学们的杂音一概不理。


别有洞天

前一天没有拍到夕阳的Paul同学卯足了劲,虽然第二天有些毛毛细雨,仍然5点一到就把大家拽了起来,杀奔Wahkeena Falls。受到前一天的经验教训,小分队的队员们分外认真,到了瀑布,爬坡的爬坡,下沟的下沟,纷纷进入阵地的最前沿拍摄婀娜多姿的Wahkeena Falls。

Wahkeena Falls - By Charles


拍完瀑布,在附近的picnic area搭上炉子吃了一顿热乎乎的早饭后,我们掉头向东前往著名的Eagle Creek Trail。途中经过Horsetail Falls,虽然当时雨势渐大,大家拍片热情持续高涨,各自在摄影包上套上雨罩,继续作战。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下Paul同学的秘密武器:当其他同学因为密集的雨点只能手脚并用地取景、测光、按快门;Paul同学悠然自得地拿出他在Henry’s买的相机雨罩套在D800上,然后从容不迫地上滤镜、选角度、上快门线,真让人羡慕啊!

Horsetail Falls - By Eva

离开Horsetail Falls开10多公里就到了Eagle Creek Trail。这条Trail是Columbia River Gorge最有名的徒步trail。我们到那里10点多,整个停车场全满了,只剩下路边最后一个较宽的路肩可以停车。大家停好车到了trail head正准备出发就看到两个Kayaker每人头架个Gopro摄像头、肩负艘Kayak船向山上进发。一打听,他们要背船走近5公里到Higher Punch Bowl从那里漂流而下。看看他们几十磅的船就用两根带子挂在背上,却要走这么多山路,我们顿时觉得身上的摄影包一点也不沉了。

春天里的Eagle Creek Trail很美丽:狭窄的石子路两边开着各种各样地小野花;石子路的左边山顶上化下的雪水顺着路边的小岩洞下滴,一点一滴将四周的青苔、绿叶浇灌地油光滑亮;石子路的右边的Eagle Creek山涧时而徐徐流淌,时而欢快跳跃,山涧的对岸还不时出现几棵盛开的Dogwoods,在一片碧绿中脱颖而出。走了3公里多我们从一个三岔路口一路向下到了山涧边的Lower Punch Bowl。刚到水边就见一股清澈的涧水从几米远处翠绿的峡谷里蜿蜒而出,缓缓地流到面前的一片平摊上,然后突然间在我们面前收口,然后向下坠落,激起浪花一片。大家觉得景色不错,下到水边架起三脚架,准备拍照。可是,从取景器里看,前面平摊的水面上不断地有人来回走动,而且大部分人到了平摊的中心,就面向峡谷里停滞不前,好像在看什么东西。于是,受好奇心影响,大家也朝平摊移近。踩着河里的石头,到了平摊中央才发现,原来这里别有洞天:上面在两岸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下,一条淡雅飘逸的小瀑布远远地挂在峡谷的中央,下面平缓的河水中呈现出清晰的瀑布和长满绿色植物的山壁的倒影,两部分合在一起勾画出了一幅绝佳的风景画。平摊中央水挺深的,只有两块石头可供人站立。我们于是轮番上阵,排队到了河水中央,记录下这惊艳的风景。

Lower Punch Bowl - By Charles

Taking Photoes at Lower Punch Bowl - By Charles

这时,非常凑巧,那两位Kayaker正好从瀑布上漂流下来,和我们在平摊上会师。


Kayaker - By Eva

Lower Punch Bowl之后,大家继续前进,又到了High Bridge和Loowit Falls,欣赏了更多的瀑布后踏上了回程。

Loowit Falls - By Eva


烟波江上

第四天我们将告别Columbia River Gorge向Mt. Rainier雪山开进。恋恋不舍的我们继续早起,去Shepperd's Dell Falls晨拍后,沿Historical Columbia River Highway蜿蜒上山,到了Women's Forum Overlook远眺Columbia河边悬崖峭壁上建起的Vista House。当时,雨刚停,云雾四起。放眼四顾,河两岸连绵群山隐匿在云雾之中,雾聚雾散之间,露出点点青黛。站在观景台上观赏这幅自然天成的泼墨山水,耳边像萦绕漫溢着一曲寂寥委婉的古筝琴韵,好像时间在这里静止了。

Shepperd's Dell Falls - By Eva

Vista House Near Columbia River - By Eva

Sunday, September 22, 2013

春风细雨不思归 – 5月中旬游美加西北太平洋沿岸 (中)


告别了Columbia River Gorge,我们先去Portland的Costco和REI享受了一下没有消费税的大采购,然后再沿I5号公路北上,风雨兼程,杀奔Seattle东南80几公里的Mount Rainier。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我们在Mount Rainier附近租的豪华Cottage -- Three Bears Lodge。这个Lodge坐落在Mount Rainier山脚下的Ashford小镇旁,由7个大小各异的private Cottage组成,由专人私家管理。预定和付费都在网上进行,网上付款之后,管理人员才将地址和放钥匙的密码发给住客。我们租了其中较大的4个卧室的Cottage。Cottage新装修过:宽敞的大厅铺着全新木地板;崭新的厨房锅碗瓢盆、刀叉杯碟应有尽有;最豪华的是还有两大罐免费的Starbucks coffee/decaf coffee和一大袋Waffler粉及一台Waffler机可供自制可口早餐。



Cottage External View - By Josie


Cottage Internal View - By Eva


大家到了Cottage稍事休整之后,饱食了一顿Costco买的美食 -- 三文鱼,鸡肉,毛豆,生菜番茄鸡蛋汤面。

Dinner - By Josie


突如一阵狂风来

吃完晚饭,外面天气有些转晴,几丝阳光透过厚厚的乌云把Cottage后面的小溪照射得金光闪闪。见到这些金线,Paul同学兴奋异常 “这是难得的dynamic light啊!”,于是拖着大家黄昏上山,准备抓拍东边太阳西边雨里的magic hour。本来大家准备进了National park后找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就近取材。可是沿着山路向前,不是没有开阔地方取景,就是没有路肩可以停车,大家被逼无奈只好沿着Paradise road继续盘山而上。二十多分钟过去了,眼看乌云愈来愈强势,几乎要将微弱的夕阳团团包围,大家心急如焚,继续向山上狂奔。就在我们几乎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峰回路转,一座横跨两个山峰的钢铁大桥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大桥的一边可以俯瞰一条干涸的河床穿过两边的群山蜿蜒向下,另一边可以仰望一片阡陌纵横的冰原覆盖着对面高耸如云的山峰。大家不等车子过桥停稳,就抓了相机包和三脚架,飞奔到桥上,各自架脚架、下包、取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风云巨变,一阵狂风大作,满天乌云翻涌,桥上飞冰走石;只不到一分钟时间,扑面而来的疾风冰雨就险些将我们暴露在外面拿相机的手冻僵。于是大家也顾不上收拾东西,捧着相机,夹着脚架,挂着背包,撒腿往回跑。一阵兵荒马乱中有人闪了老腰,有人湿了镜头。


Paradise Road - By Josie


一步一个脚印

据说第五天是难得的大晴天,Paul同学提议大家早上4点钟起床开车上山晨拍。可是进入豪华cottage即刻被腐化的另外四位同学完全不受诱惑,坚持睡到自然醒。于是Paul同学一个人lonely地一早开车二上Paradise road。等我7点多起床做早餐的时候,辛勤的Paul同学已经满载而归了。

吃完豪华的Waffler早餐,大家启程正式拜访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Mount Rainier National Park是美国第五个成立的国家公园,围绕着Mount Rainier这座活火山,占地将近一千平方公里。这里最著名的是14,000feet的Mount Rainier和91公里长穿越几座冰川的Wonderland Trail。整个公园主要分两大块:Paradise和Sunrise,两个区域到了夏天都可以看到连绵的雪山和娇艳的野花。我们到的太早,五月份Sunrise这一片的山路仍然关闭,只有Paradise这一片开放。我们就沿着Paradise road上到Paradise区域内海拔1650米左右的Henry M. Jackson Visitor Center。到了Visitor Center,发现Paradise真是名不虚传的北美最多雪的地方,已经五月中旬,从Visitor Center向上看仍然到处白雪皑皑,就连停车场里都堆了好几米高的大雪堆。


Snow Wall - By Eva

大家在parking lot套上神器(MICROspikes Traction System),于11点左右开始踏着深深的积雪,沿着著名的Skyline trail,向Panorama point行进。冬天的Skyline trail因为白雪覆盖,路线与夏天的trail不同,几乎整条trail都在开阔的山脊上穿行,走到哪里停下来,一抬头就能看到巍峨的Mount Rainier在薄云中若隐若现。Trail被连绵的雪山环绕,一路往上行走,就好象徐徐地展开一卷泼墨写意的山水画卷。


Hiking Towards Mount Rainier - By Eva



Skyline Trail - By Eva


大家走走停停,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方位拍摄Mount Rainier,近两个小时走出三公里左右。走到最后的一公里,trail难度迅速上升: 1.地势开始陡峭,一下子从20度左右的坡度变成30-40度的坡度,人站在坡下抬头望去,只能看到一座望不到头的大雪壁;2. 脚下的积雪被阳光晒了一个上午,逐渐变得湿软,即使脚踏神器,手撑登山杖,大家仍然常常脚底打滑,上两步下一步,举步维艰。这个时候,Charles同学充分发挥了开路先锋“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作用,每往上走一步,就用脚上的神器在前人的脚印上狠狠地踏一脚,一步一步给大家踩出一条比较硬实的“通天之路”。

Making A Path - By Eva

大家一步一个脚印,历时半个多时候,终于到达了Panorama point。刚坐下来休息,就看到一队年轻人背着雪板从侧面的山上下来,然后在坡顶上套上雪板,沿着陡坡飞驰而下,让人好是羡慕。

我们从Panorama point又向上爬了一会,到了一片平坡,从这里放眼望去,景色美轮美奂:近处雪山冰川层峦叠嶂,连绵不绝;远处两处拔地而起的活火山Mount Adams和 Mount St. Helens成犄角之势直入云霄。再回头,高耸入云的Mount Rainier近在咫尺,此刻,“挺拔”、“巍峨”、“雄伟”等词都不足以形容她,渺小的我站在雪山下有种想要对她顶礼膜拜的冲动。

Panorama Point - By Josie

Mount Rainier - By Eva


我们在那里休息了一阵,创作好,拍完工作照、臭美照后,开始沿原路返回。这时候,大家深深体会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真理:往上爬的时候人只顾着找雪山上的脚印,没功夫考虑自身所在的高度,只觉得行路艰难,并不觉得危险;可是现在人站在2200米海拔的陡峭雪壁顶端,眼前是没有任何阻挡的几百米近乎垂直的下降,脚下是被阳光晒得异常松软的湿雪,感觉非常胆战心惊。虽然有我们来时的脚印,但是大部分脚印向下倾斜,一不小心脚下不稳,就可能打滑。于是我们只能采用蹲马步的架势,双腿弯曲,降低重心,然后一只脚伸到一个来时的脚印里用力踩实踏稳,另一只脚再向下探路。感觉过了很长时间,走到我的小腿开始打颤,我们终于从最陡的一段挪下来,下到了一段稍微平缓一些的下坡。到了这里,Josie同学的探险精神冒了出来:她坐在雪上高举登山手杖,顺着坡滑下几十米,体会了一把高山滑雪的感觉。

下午5点多钟,大家终于回到了trail head 的停车场,完成了近8公里/500多米爬升的Skyline trail hiking。本来我们已经准备回Cottage,把被雪浸湿的鞋袜换下来,美美地吃一顿晚餐,慰劳自己,可是看着难得的蓝天白云,摄影大师们(Paul, Charles和Josie)又受不了诱惑决定二上Skyline Trail在中途找地方拍Mt Rainier的落日晚霞。考虑到回Cottage一来一回时间上来不及,大家就坐在车里等了一个多小时。到7点15分,三位大师又出发上山了,而我则躲在厕所里用烘手机烤鞋袜。等到8点10分,天边出现淡淡的红云,于是我和王助理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各自拿着相机沿trail head往上爬了一小段,找了个稍微开阔点的地方记录下夕阳余辉里神秘的Mount Rainier。

Mount Adams Sunset - By Charles


Mount Rainier Sunset - By Eva

Saturday, September 21, 2013

春风细雨不思归 – 5月中旬游美加西北太平洋沿岸 (下)

无敌海景房

管窥Mount Rainier公园之后,我们沿着101公路北上Olympic半岛,向毗邻大海的Olympic National Park出发。Olympic National Park非常有特色,由雪山、溫帶雨林和海岸线三部分組成,从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到绿意盎然的雨林到白雪皑皑的高山,游客可以在一次旅行中体会风格迥异的自然生态和经历一年四季的不同气候。

从Mount Rainier开车将近4小时之后,101号公路变成了一条乡间小路紧贴着海岸线前行。大海在我们的左边微荡涟猗、若隐若现,蓝得神秘深邃;迎春花在我们的右边娇艳满枝、绚丽怒放,黄得直逼人眼。开着开着,突然路边出现一块指示牌“Big Cedar Tree”,我们立刻绕道,进去参观大红杉树。这棵杉树大约有近100米高,3-4米直径,树身枝干缠绕,地面盘根错节。站在这样古老的树前,就好像走进了历史,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久远。由于这里雨水多、植被茂密,树下各种各样的小花小草肆意生长,给拍微距的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惊喜。

Big Cedar Tree -- By Eva

小圈圈 -- By Paul


离开大杉树不久,我们向西转上了110公路,开到我们的目的地La push。Lu Push小镇非常小,只有一条小街,它紧靠太平洋,海拔与海平面同高。除了Lu Push beach,在它的周围还有好几个著名的海滩:Rialto Beach,First beach,Second beach等等。我们在那里租了一个面对Lu Push beach的cabin。坐在cabin里,透过落地窗,就可以看到美丽的海景;走出cabin外,沿着beach trail几步路,就可以到达宁静的沙滩。我们晚饭后沿着沙滩散步,寻找拍照亮点。这时天空飘着丝丝细雨,走在沙滩上,听着海水轻柔地拍打着海岸,看着远处模模糊糊的海天一线,心情非常恬静。

Beach Trail Lu Push - By Charles

Peaceful Night - By Paul


枫树老妖

到了Olympic National Park,自然要看看雨林。第二天,我们开车到了临近的Hoh Rainforest去近距离欣赏温带雨林。虽然这里是温带雨林,植物的种类数量不能和热带雨林媲美,但是因为雨水众多,树林里也是绿意昂扬,生机勃勃。就连Visitor Center外面的电话亭也被绿苔完全包围,变成一景。我们选择了从Visitor Center出发的两条各1个mile左右的小loop:Hall of Mosses Trail和Spruce Nature Trail走走。Trail上:一颗颗参天大树(枫树、杉树、松树)高耸入云,形形式式的爬藤和苔藓由下到上缠绕覆盖着每颗大树,各种层次、浓淡相宜的绿从四面八方把你包围。这时候天上仍下着小雨,没有耀眼的阳光照射,含着水珠的植物看上去油光滑润,非常诱人。

Hoh Rainforest -- By Eva

在雨中大家摄影兴致不减,停停拍拍,近一个小时终于走到了这条trail的最精彩的地方:Big Leaf Old Maple Tree。站在这棵老枫树前,好像“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夜宿兰若寺,看到了黑山老妖,只见:粗壮的墨绿色树根上张牙舞爪地伸出很多扭曲的分支,好像很多只手迎风摆舞;所有的树干树枝都被密密麻麻的苔藓和爬藤覆盖,很多地方的苔藓长长垂下,好像无数条绳鞭蓄势待发。虽然当时正值中午,但是在阴雨连绵的密林中看到这个景色,仍让人觉得无比神秘与诡异。

Big Leaf Old Maple Tree -- By Charles

Mosses -- By Charles

夕阳无限好

走完两条小trail之后,雨终于停了,天空开始慢慢放晴。好几天没有看到太阳的同学们开始憧憬可能到来的晚霞。于是大家决定不再停留,立刻回Lu Push吃个早晚饭,然后去附近有名的Second Beach守滩待日落。虽然官方日落时间是8点50分,我们7点半就到了Second Beach的trail head。穿过一大片高耸入云的绿树,沿着一条小径往下走了将近1公里,眼前豁然开朗,到了一片零星堆着海上漂来大原木的原始沙滩。这时候海面比较平静,海浪涌到岸边,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轻吟一首温柔的小夜曲。缓步走在沙滩上,可以看到远处天高云淡、海天一线;近处礁石嶙峋、淡雾浅升。我们到的时候沙滩上已经有一队摄影师抢占了一堆形状美丽礁石前的有利地位。他们非常投入,有好几个人站在齐膝盖高的海水中任海水来回冲刷,岿然不动,认真取景。


Second Beach Reflection - By Charles

时间过得飞快,我刚刚对着左边海浪中蓝天、礁石的倒影拍了几张,一回头右边天空美丽的霞光渐渐从天边漫了过来,终于我们期盼已久的绚丽落日开幕了。虽然我们这个角度看不到夕阳,但是夕照象只神奇的画笔,将天上的云彩调成桔黄、橙红、深赤等等各色各样温暖的色彩;同时也将大海染成一片金色,每当波浪涌上来,到处波光琉璃,让人应接不暇。渐渐的太阳愈来愈低,可天空的颜色却越发浓郁,几乎所有右边的云都像被火烧着了,那么的辉煌灿烂、鲜艳壮阔。这个时候文字已经不能表达我心中的震撼,只能用相机记录下此情此景,以做永远的回忆。

Second Beach Sunset 1 - By Eva

Second Beach Sunset 2 - By Eva

Second Beach Sunset 3 - By Eva


站在熊窝上

老天爷还是比较公平,给了我们难以忘怀的落日之后,又继续阴雨连绵的天气。我们在细雨中又进入了另一个温带雨林群Sol Duc falls,感受了更多的绿意。

Rainforest - By Eva


Sol Duc Falls - By Charles


参观过雨林和海滩之后,我们驱车前往位于Mount Olympus山顶的Hurricane ridge看连绵的雪山。大家傍晚时分上山,希望到山顶能云开雾散,再次看到晚霞。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没有上山,在Motel里休息。近两个小时之后,同学们回来一阵大呼“啊呀,你错过了很多东西!”,搞得我心痒痒。原来,大家虽然没有看到晚霞,但是在山腰上也拍到了云雾缭绕、流云奔涌的美景。最难得的是,还在路上近距离地看到一只刚刚从冬眠中苏醒的Black bear出来觅食,得以拍下它的大头照。

Mount Olympus - By Charles


Black bear - By Paul


被大家描述的美景和黑熊吸引,我极力鼓动大家第二天清晨二上Hurricane ridge。于是6点多大家又出发上了山。到了山顶,仍然是云雾弥漫,连绵的雪山在云层上露出一串小头。大家拍了一通之后,决定带我去前一天晚上取景的山腰上的一个观景台。刚从车上下来,我突然听到一阵“扑、扑”的声响,这声音很沉闷,每隔几秒出现一次,在安静的清晨里特别引人注意。我转头问大家“什么声音?”,Josie同学说“可能是熊冬眠睡觉的声音。我们昨晚到这里也听到了,开始有些害怕,可是等了一阵什么也没发生,又看到其他的hiker走下去,我们也就走下去了。”好家伙,敢情我们就站在熊窝上面!我看看同学们都镇定自如地向下走,当然也不能落后,于是提着三脚架也冲了下去。虽说下去了,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一边欣赏观景台外水墨画般层层叠叠、忽隐忽现的群山,一边却竖着耳朵细数熊的呼噜平率,只等声音一中断,就拔腿后撤。当然幸运的我们这次并没有遇到从冬眠中醒来的熊,安全地回到了车里。


Hurricane Ridge - By Charles


Morning @ Mount Olympus -- By Eva


从Hurricane ridge下来后我们一路北上,回到温哥华,游览了Sea to Sky highway和Stanley Park之后,恋恋不舍地踏上了会多伦多的飞机,结束了整个Pacific North West十日游。这次大家摄影热情高涨,几乎每天日出而出(6点左右起床)日落而作(9点多钟回住的地方),用Josie同学的一句名言概括“唤之即起,起之即战,屡战屡败,屡败屡战”。